《我与姑妈篮球》之一⑩:我是怎么想到要策划姑妈篮球的

发布时间: 2025-03-23 12:57:37 |   作者: 户外健身路径系列


  我写了什么样的一封信,让县委书记和县长关注呢。我还是拿出来吧,给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

  经过认真思考,我最后还是决定以写一封信的方式,给两位领导写一封信。两位领导是书记、县长,也就代表县委、政府,故以的是给县委、政府的一封信,但愿没有唐突,给两位领导百忙中的工作带来麻烦。

  之所以写信,一是我已退休多年,不便于向两位领导汇报工作;二是更好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以,望两位领导挤一点时间,看看我的信。我写信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村WLBA,是我个人根据“女子橄榄式篮球”拼的一个缩写,先不考虑其拼写与缩写是否准确,主要是要明白,这个是一个叫做“村级女子橄榄式篮球”这么一个含义就可以,至于是否可行,今后的事,再当别论。

  村BA、村超的火爆,也是去年和今年这两年的事。通过这两项体育运动与大数据,我们可见,策划好一个项目对推动一个地方政治、经贸与人文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此,我想到了雷山县西江镇民间举办的“女子橄榄式篮球”,以及它的宣传语“只要不打架,想怎么打怎么打”这一个项目。

  我把自己对这个项目的一些简单想法与策划与游美昆县长、梁定华副县长、杨亚琼副县长作了一些汇报。得到游县长的重视,要求梁定华副县长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拿出方案出来。然而,布置下去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给予了梁定华副县长以下的回复,又回复于我。看到回复,我实在不甘心,是以就项目推动作一些分析,报与县委、县政府。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给予我的回复:杨应光主任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觉得推不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村BA也好、村超也好,根源在于本地群众对运动的享受和全国人民对于篮球足球这两个大球全动的热爱。两个地方的村突出了草根参与全民共享,是很有正能量的。雷山的这个妇女乱打,是有点欢乐,可是更多的是对秩序的挑战,毫无章法就算了甚至于突出了妇女们滚作一团的各种搞笑,看那些视频我们自己觉得真的没有美感可言。二是没有群众基础,纯属跟风。三是雷山还真没有那种大场面,有看台的球场屈指可数,拍不出大场面就没有火的基础。四是雷山多年累积的品牌其实是围绕雷公山的户外运动,其他县抓住风口起来了,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冷静分析,不要丢弃了自己的优势。最后说,我们应该花钱找专业机构策划,局里面再写方案也没多大作用。

  这就是我们雷山的领导干部吗?给我的回复,没有用一点起码的大数据来说明。我有这个思想,是有一些数据作分析的。现在我就通过你自己的策划思想与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的这个回复,一并把这一个项目的策划意识与县委、政府汇报。

  (一)解放思想,利用爆点,推动全县政治、经济、人文“三驾马车”齐驾并驱。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在回复我的时候,仅仅从一个项目所产生的效应来回复我,而没有思考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开展村WLBA项目活动的意义在哪里?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第一,我们要从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高度去看待这个运动项目。回顾中国成立的百年历程,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格外的重视并积极地推进中国的妇女解放进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公共领域,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在私领域,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极大的提升。而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男女平等”的国策成功地引导了性别平等观念在全社会的普及。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女性面临着平等地享有权利的挑战等。要全方面提高妇女的平等地位,社会也需要发挥作用,如通过这一些活动,让我们的妇女能轻松的获得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二,从彰显中国妇女特别是苗族妇女的解放、男女平等去看待这个运动项目。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始于20世纪初,但是跟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运动变得更成熟和广泛。尤其是在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性别平等。这些措施的影响力在中国社会中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们也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中国妇女已经在国际、国内和家庭事务方面取得了慢慢的变多的权力。而项目一旦启动,对于苗族妇女的主体意识及性别认知得到史无前例的唤醒,这一过程也彰显了苗族妇女地位的提升,而这个活动项目虽不是声势浩大,但却遍及城乡的运动,对于妇女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化知识的普及,而是有着升华生命的深层次意义。我们通过大数据,更是向全世界彰显我们中国妇女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艰辛的奋斗过程,自身的地位得到了提高,价值得到了认可。

  第三,运动项目使妇女在活动中体会到幸福感与获得感。通过运动项目的开展,将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观念的传播促成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她们看到自身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与巨大潜能,也让妇女在活动中体会到幸福感与获得感。

  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黔东南作家,雷山非遗专家,苗医协会秘书长。主编出版《雷山苗族情歌》《雷山苗族巫文化》《雷山苗族故事》等书籍。


上一篇:“奔跑吧·少年” 陕西省青少年冬季项目锦标赛暨青体育冬令营活动正式启动
下一篇:让全民健身成为日子“标配” 健身场所设施从“有”向“优”改变
电话咨询
推荐产品 javascript:;
预约体验
QQ客服